关于美国羚羊谷的记忆,我记得不是特别多,当时寄宿家庭的“爸妈”说带着我与安甯(其中一个交换生)去旅行。去旅行前一晚我一宿没睡,安甯说不对旅行做什么期待,不知道现在的她后不后悔当时呆在羚羊谷外等我。 姐姐回家给我寄了好些东西,其中包括我高中与大学时拍照时用的胶卷底片。我去到师父家里,请师父帮我查看底片还能不能用,毕竟保存再好,底片长斑点花掉是常有的事。幸好,还有些底片还能用。分享一组羚羊谷的照片,佩服师父的暗房冲洗的技术,同时,师父还是一如既往地感叹我在好风景里拍不出好片子。
与“中国”相对,许多人觉得“外国”的一切都与中国不同。外国人金发碧眼,外国房子高窗尖顶,外国饭是牛排沙拉,外国人从谈恋爱到养小孩都与我们不同。甚至中国女人坐月子,中国人穿秋裤,也归结为“外国人与中国人体质不同”。同样,外国人觉得中国人都是单眼皮小眼睛,中国人只喝热水,中国人吃各种动物。
我从不说“外国人”,不说“中国人”。我感恩家人让我养成独立的习惯,一个人走了越来越多的路程后,就不再以国籍和人种区别我遇见的人。只因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国家、民族,而在于个体。就像一次火车旅行,我结识一对来自伦敦的情侣,我与他们彼此写信,他们还推荐我玩Facebook。这年代,语言、路途、时差等越来越不是障碍。
无论我生活在哪儿,就好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我可以尽情绽放自己,很多人说南国说的可是白话,我说普通话走天下。有次,参加某国大使馆举办的文化展,我充分发挥我“话痨”的特性,一个晚上下来,才知道我原来说的都是英语。
周末,我们几个爱读书的女子茶聚,主题是“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现状”。听着她们叙述的各种让人羡慕妒忌的状态,我却只说了句“我们未曾谋面,我们始终相爱”。
我们未曾谋面,我们始终相爱。我们之间相处,有亲人间的关怀与温暖,有情侣间的吵闹与亲密,还有普通朋友间的平和与轻松,我们之间一切都发自内心,一直坚持自己所相信的东西。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心存梦想却终究无法勇敢,最终只能默默忍耐过着一种克制、矛盾的生活。有时,不是他自身不够勇敢,而是周围的环境、从出生到成长所经历的一切人和事,剥夺了他内心的这份勇敢。
我们未曾谋面,我们彼此相爱。我们各不相同,我们相亲相爱。我愿我的感官在你的面前真实。我将自己描绘成一幅画,或一地风景,你观看着,长久而亲近。感官之外,我们可以拥有更多。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路上,不管是旅行还是生活、学习,也不管是在地球的某个角落。 我会说,男人都是花心的,所以我要找个帅哥。 我会说,我不喜欢帅哥,可是遇到帅哥就喜欢了。 我会说,我爱你,我要陪在你身边。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心情是比爱情还要重要的东西。就像梦想,一定要比天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