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京 关注
关注:54回到贴吧

  •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美途猫

海碗居~北京著名的京味饭庄,以手擀炸酱面和各种老北京地道小吃菜品闻名京城。“海碗”指的是吃面用的大碗。北京人性格豪爽,吃面喜欢用大碗,所以老北京人称这种大碗为海碗。海碗居这个名字也透着对八方来客的殷切欢迎和满溢的热情。

羊霜肠~把羊血灌入羊肠内冷却凝结。由于羊肠表面有一层白油,故名羊霜肠。切成小段放锅内煮,加盐煮熟后,羊血膨胀,每一小段两头突出,非常鲜嫩。吃时加芝麻酱、香菜更添美味,让人欲罢不能。羊霜肠起源于北京也叫羊霜霜、羊肚。卖羊霜肠的小贩在叫卖时,都呼:“羊肚开锅!” 当年,羊霜肠就像豆汁儿那么普及,庙会上、市场上、街道上都有卖的。

驴打滚~老北京著名传统小吃。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驴打滚选料精良,制作工艺考究。特别喜欢海碗居的驴打滚,黄豆面特别香,豆馅儿超级饱满,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每次去都要打包好多回家。

爆肚是一种极具老北京特色的小吃,早在乾隆年间就出现啦。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只要拿切好的羊肚或牛肚放在滚开的水里一涮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要想做出一盘好吃的爆肚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是选料讲究,甭管羊肚还是牛肚,一定要新鲜,决不能是发的;二是做工精细,摘、裁、切都是学问;三是爆,何时下锅,火候长短都有讲究;第四则是作料。作料不好,爆肚做的再好吃也没味道。海碗居的爆肚,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韧、脆、香、嫩。

老北京烧羊肉~烧羊肉与白水羊头肉、酱羊肉曾是老北京熟羊肉制品中的三绝,深受到京城百姓的喜爱。烧羊肉的制作非常讲究,精选羊腰窝部位的肉,经过吊汤、紧肉、码肉、煮肉、煨肉、炸肉六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色泽红亮,肉酥脆爽口,吃起来外焦里嫩,回味绵长。

手擀炸酱面~吃炸酱面讲究夏天要过水,冬天要锅挑,面条一定要筋道。筋道和硬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机器和出的面是硬的,但口感并不筋道。要想筋道还是需要靠手工和面来完成。

海碗居的炸酱面之所以远近闻名,靠的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完全靠手工来和面,擀面,醒面,切面。这样煮出的面自然筋道爽口,拌上丰富的菜码和喷香的炸酱,吃起来很是过瘾。

吃炸酱面的酱也非常重要,海碗居的炸酱叫“肉丁小碗干炸”。肉丁儿,要四六肥瘦的;黄酱要百年老字号的。一碗好的炸酱从肉丁儿的选料、酱的选择配比、再到炸制的火候和时间都必须恰到好处,否则炸出的酱不是带着苦涩就是糊嘴。

炸灌肠~灌肠是一种老北京特有的传统风味儿小吃。讲究用猪大肠炼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肠闻起来总有一股猪大肠的特殊味道,但人们出于健康的考虑已经很少用猪大肠油来炸灌肠。炸灌肠的时候须先将成型的灌肠切片,在饼铛中炸至两面冒泡变脆,随即取出浇上拌好盐水的蒜汁趁热食用。

芥末墩~清爽,解腻的芥末墩是每次吃北京菜必点的凉菜。海碗居的芥末墩和别处的不太一样,体型格外硕大。黄芥末巨蹿,如果不小心一口吃得太多,那真是鼻涕眼泪立马飙飞。吃的时候务必小心,谁让咱偏爱这一口儿呢:)

火爆腰花~非常经典的一道养生菜品。猪腰,有健肾补腰、和肾理气之功效。此菜对于食材的选料处理以及烹饪时对火候的把控都极其严苛。稍有差池,猪腰就可能腥膻不堪或口感老硬。所以我现在很少在饭馆里点这道菜,没想到海碗居的火爆腰花,选料考究,嫩滑无比,香气四溢,带给我很多惊喜。

冰镇豆汁~豆汁是老北京著名的传统饮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别的老北京菜馆一般只有热的豆汁,而海碗居也提供冰镇豆汁,夏天来上一碗很是舒坦。

海碗居最吸引人的当然不只是京味儿布局,还有北京人世代钟爱的:豆汁儿、炸焦圈,麻豆腐,炸灌肠,茶汤,炸酱面,糊饼,糊塌子,芥末墩,豆酱,爆肚……尽是原汁原味,照着老祖宗的样儿一点儿都不走样;炸三角,羊霜肠……早已绝迹的京味儿小吃又重现餐桌;果子干、炒红果等小吃,现今吃起来更是酸甜可口;还有那红扒猪蹄、烧羊肉、红烧排骨、侉炖黄鱼。

散座区特别宽敞,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座位。而且特别好的地方是全天营业,下午不休息。

二层别有乾坤,主要是包间区。灰砖青瓦,雕花格窗,朴素淡雅,宽阔明亮。

充满京味风格的大厅,“高梁桥”、“厂甸”、“白塔寺”等诸多包间,再现京味儿民俗民情。

包间典雅大气、古香古色,特别适合生日或朋友聚会。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1501回到『吃在北京』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