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之行太过匆匆,它没有向我展示宏伟瑰丽的皇宫,也没有炫耀名人故居伟人故里。在布鲁塞尔,我感受到了普普通通的民众平淡、真实、生动的每一天。 如果有人让我说说对布鲁塞尔的印象,我想给这座城市贴上两个标签“国际化、“平民化”。 搭乘海南航空的飞机,在夏末秋初一个普通的早晨,我来到了这个玲珑小巧的西欧国家比利时,刚下飞机便感受到了这里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性。我们一行人按照指示瞪大眼睛搜寻着写着“VisitFlanders”的接机牌,一圈圈却不见踪影,最终发现了一块拼写略有相近的牌子。上前询问,果然是接我们的,却用荷兰语拼写,难怪找不到。而司机只会说法语,于是我那一口蹩脚的法语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交给法盟的学费算没白花,和司机顺利接上头,带着团友们自豪地奔向停车场。司机是法国布列塔尼人,因娶了比利时的太太移居过来。 “比利时是一个政治非常复杂的国家”。几天内我们见到的所有比利时人都这么说。一语道出了比利时的特点。比利时是袖珍小国,却分为讲荷兰语的法兰德斯大区、讲法语的瓦隆大区。在东南角还有一小部分讲德语的人群。由于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比利时在欧盟中的作用,英语对比利时人越来越重要。弹丸小国,四语通用,这与瑞士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发现,在欧洲凡是出现这样讲多种语言的弹丸小国,往往是几个大国之间争斗相互妥协的结果。于是诞生了夹在荷兰法国德国之间的比利时,夹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之间的瑞士。这些国家往往政治上中立,文化上多元。了解到这样的历史背景,这个弹丸小国的首都布鲁塞尔能成为欧盟总部的所在地就非常好理解了。正因为他中立、缺少自身的民族性、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所以作为欧盟国家的首都恰到好处。无论是带着拉丁民族慵懒浪漫的法国、还是推着日耳曼铁血战车的德国,都因其强烈的民族性而不可能接受在另一个势均力敌的国家建立欧盟的首都。这里补充一点背景知识。布鲁塞尔有“欧洲首都”之称,是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每年有众多国际会议在此召开,另有200多个国际行政中心和超过1000个官方团体在此设有办事处。 “We re not national, we are international”.我们在布鲁塞尔的导游如此说。这是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解说词,也是我认为最精炼概括了布鲁塞尔特色的一句话。 比利时人没有强烈的民族性格,没有比利时民族,也就没有强烈的国家归属感。一个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因为我们的民族烙印太强。而一个比利时人可能说不清自己的民族,在他们看来,欧洲就是我的家,我就是欧洲人。 建于1847年的圣于贝尔Galeries st.Hubert是欧洲最古老的购物长廊之一,这里有一家家精美的书店、时装店、巧克力店。巧克力店精致地让人驻足留恋,仅仅站在橱窗外欣赏就已经成为一种乐趣。 布鲁塞尔的撒尿小于连是这个城市最出名的名片。我的家人此前都去过布鲁塞尔,回来说连声感叹小于连的铜像如此之小,不起眼地藏在老城一角,和他们的设想相差太远。是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作为一个城市的英雄形象必然要被雕塑得高大上,然后被摆放在诸如天安门广场之类神圣庄严的地方,供万千慕名来访的游客瞻仰。俄罗斯的城市也是这样,游人参观拍照的雕像不是推动了历史进程的某个伟人挥舞着胳膊目视前方,就是某个著名的将军骑着高头骏马目光冷峻,这样的人才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而比利时人,他们,竟然选择了一个光着身子撒尿的儿童作为民族英雄和城市象征,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像话? 布鲁塞尔有一座大广场The Grand Place。也许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但或许也是最让人眩晕的广场。鹅卵石地面,四面是巨大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把布鲁塞尔的天空掘成了一口深深的井。大大小小的建筑,各不相同,教堂,博物馆和市政厅,亲亲密密并列在一起,坚硬的石头建筑,每一处都雕刻着精致的圣像,把广场上的岁月装饰得流光溢彩。广场上聚集了各国游客,把这个最美的广场慢慢填进了生活的气息。 我们来到大广场时,正赶上广场上举行庆祝活动。一队穿着制服的大叔大婶推着微型小于连在广场上游行。游客纷纷举起相机。突然,大叔把小于连转向围观挡路的游客,按动机关,小于连突然把“尿”撒到了人们身上,人群里一阵哈哈大笑。比利时人就是这样充满了幽默感和自娱自乐的精神。 幽默的布鲁塞尔人还给小于连找了一个妹妹,在1985年为对应小于连雕塑而塑立了一个撒尿小女孩。我觉得大概是应女权主义者的呼吁吧。 漫画是比利时旅游的一大要素。比利时本地人几乎都是看着本国漫画家的作品长大的。乐观幽默,敢于自嘲的性格是比利时人创作漫画的源泉。来比利时的游客们可以通过这里的漫画文化找回童心,得到那份久违的快乐。在布鲁塞尔的旅游地图上,有一条著名的卡通线路the comic strip,全长3公里,能带你游遍漫画墙 漫画博物馆 卡通店。布鲁塞尔的50多幅街头漫画墙,能找到丁丁 白雪 蓝精灵,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卡通人物的身影。 比利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丁丁?我思索着,在参观比利时连环画博物馆时,豁然得到了答案。 比利时漫画博物馆The Belgian Center for Comic Strip Art出自建筑大师维克多 奥赫塔(Victor Horta)之手,为卡通艺术圣地,这个中心除了陈列比利时最著名的卡通人物丁丁和蓝精灵卡通画外,还有其他超过670个卡通画家的作品。是展示比利时漫画魅力的最佳去处,传承了一个多世纪的漫画艺术每天吸引着比利时国内外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来这里寻找童趣。馆内收藏的都是比利时最受欢迎的漫画作品。楼上的画廊展示了比利时漫画的渊源:从《丁丁历险记》系列的第一集《丁丁在苏联》(由埃尔热于1929年创作完成),到二战后由漫画家Willy Vandersteen创作的Bob and Bobette;从莫里斯的笔下的西部牛仔《幸运的鲁克》,到贝约(又称作Pierre Culliford)所创作的可爱的蓝精灵(贝约将其称为Le Schtroumpf,但是后来在英语国家将其称为Smurfs)。游览者可以清晰地通过展览了解比利时漫画发展的历程。博物馆的顶层被用来陈列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的作品,里面包含了很多社会讽刺文学,科幻小说和奇幻故事等。尽管博物馆所展出的部分内容是告诉游客连环画是如何被综合成为整体的故事的,但众多的连环画迷和漫画艺术家们却更加向往作品最初的底稿和草图。先锋派和前沿的连环画作品也并不很受重视,因为大家的注意力仍集中在比较主流的作品上。另外,博物馆内的礼品店可以买到很多丁丁和蓝精灵的纪念品。 这里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天堂,大人也可以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光。在中国人眼中,漫画那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而比利时人却把它真真切切地当作了一种严肃的绘画艺术,认真地给予发扬光大。 “TinTin is everyone. We Belgic people are TinTin.”我们的导游在介绍一组扮演成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丁丁时说道。丁丁其实代表了比利时的普通人,当地人把丁丁当作是自己的化身,赞赏他勇于探险的精神,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丁丁的角色塑造中。同样地,小于连也代表着任何一个机智又可爱的比利时孩子。他们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孩子。但是比利时人爱着小于连、爱着丁丁,因为他们代表的正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比利时人。比起崇拜大人物,比利时人更重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布鲁塞尔的街头到处叫卖着华夫饼。这是比利时的传统美食了,最简单的撒上白糖1欧1块。还有各种水果口味,让人垂涎三尺。 走在布鲁塞尔街头上,我能感觉到轻松亲切。布鲁塞尔,没有向我展示宏伟瑰丽的皇宫,也没有炫耀名人故居伟人故里。我们吃着华夫饼、海虹餐、看着漫画、走过了布鲁塞尔的美食酒吧一条街,感受到了普普通通的民众平淡、真实、生动的每一天。 如果我是布鲁塞尔人,我想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欧洲人,我就是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