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不知不觉来到这里,中山码头,交代一下这码头的历史吧,顾名思义,这码头和中山先生绝对有关系,1928年,为奉安孙中山先生灵榇,南京政府动工兴建中山码头,1929年孙中山先生国葬之后,中山码头基本闲置。1933年经市政府批准,铁路局改建中山码头,1936年正式营运。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改日本名“安宅栈桥”,抗战胜利后,中山码头恢复原名和轮渡营运。从名字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摆渡去哪里呢?先买个关子,渡轮上,人不多,只有小孩子们玩的很开心。
2元的摆渡费,很便宜,三人在说说笑笑。
、 到了对岸,就是浦口了,这曾是南京北站(浦口火车站)售票处。别看好像破破烂烂的,楼不可貌相,这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来为南北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到处都空空荡荡,破破旧旧,和长江南岸天壤之别。
1914年建成通车,现在2014年。一眨眼,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南来北往的客流,曾经五花八门的商铺、饭店、医院、学校、邮局、等等等等,都去哪里啦?拱形雨廊无言以对。
这个场景熟悉吗?无数次的出现在那些民国题材的影视剧里,《孙中山》、《国歌》、《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和《北平小姐》。。。。。 秋天的雨廊真美,刚来的时候居然有人把车开上来了,唉,没人管的地方。
悄悄潜入车站,这里曾是旅客排队的地方,现在空无一人,只有几片秋叶挤了进来。
历经沧桑的铁轨,从2004年8月开始,废弃到现在。
这停着的列车,是不是就是那最后的那班慢车。
先锋号,不做先锋很多年了。
这个曾是扳道工的休息室吧。
秋色没什么顾忌,依然无处不在。
秋,肆无忌惮地侵蚀每个角落。
这月台和雨廊风格接近,单柱伞形,据说在中国铁路史上很是少见。后面的车务段大楼以前曾是贵宾室,也看不出什么道道来了。
再来一张,民国味道浓浓的月台,据说这是全国唯一较完整地保存了民国特色的火车站,应该早点保护起来啊。
1919年春,毛泽东送湖南留法学生去上海,在这里丢失了一双布鞋。 1919年,孙中山把这里列入建设重点。 1927年,郭沫若从这里出发,到南昌寻找革命同志。 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由北京运抵这里,然后过江至中山陵。 1949年,邓小平和陈毅由合肥到达这里,当夜过江,进驻总统府,迎来南京解放。 这么多传奇色彩也掩盖不了它的锈迹斑斑。
近百年前,朱自清在这里与父亲话别,写下了散文名篇《背影》。还记得这段吗?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朱老伯,你的橘子。。。。
站在铁轨往回眺望,远远英格兰式建筑风格的米黄色候车大楼,上下三层,内部都是木质结构,可现在进不去了。
寂寞的铁路,红灯相伴,孤独的等待,等来的只有秋天。
很幸运!只有俺独享这个号称中国最文艺的车站之一。
也很遗憾的告诉各位,车站门口有位大姐在看门,现在是禁止入内的,就算您溜了进去,大姐也会骑着助动车把您逮出来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带上咖啡或者奶茶去和大姐套近乎,等她尿遁的时候,机会就来了,祝您成功!
中山码头:下关区中山北路643号 附近交通发达,邻近南京西站、长江南京港,同时也是多路南京公交的始发站,包括10、31、34、54、302、150、307、172等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