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早期规划的话,最大的“错误”(虽然我不觉得要称之为错误,毕竟很多是历史的局限)是没能预测到城市规模的扩张。
布局。
最初所有的规划都是在连接已有的“成熟”社区。白颐路到香山路也好,丰台镇也好,酒仙桥也好,东郊也好,无不是当时已经建成;而其他街区却没有地铁。换句话说说都是跟随需求建设地铁,而不是引导发展。当然要求1980年代初的规划者去把脑子转过来搞TOD好像也为时过早。
实际上市中心也是如此。用北京当年规划的“一环路”来做个参照:新街口-鼓楼-北新桥-东单-磁器口-珠市口-菜市口-西单-新街口这样一个范围。在1973、1983年编制的两版线网规划中画了北京地铁编号的前8条线路,不管外头怎么延,无一例外全部经过这个范围。
而后续的发展表明,北京由于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策,真正的市中心恰恰在一环之外,而且面积远比其他城市要大。——不是说一环内就不应该修地铁(相反更应该修地铁,最好是能彻底取代地面机动交通),而是说这前8条线路没能有效地覆盖那些在我们这个年代里,最主要的城市生活真正发生的地方。
(站名参照现今站名以弥补拓扑图的缺陷,未必是当时的设想,比如奥林匹克公园当时还只是规划了公建区。)
于是乎等到城市真的发展起来了,我们发现2号线实在是太小,不但从9号线开始很多线路不经过2号线以内,而且为了弥补对于城市的覆盖,提出了第二环线。而已经建成或者即将开工的1、2、4、5号线,二环内的文物、建成区,也让线路交叉、换位、改善走向变得非常困难。
最后结果是,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能换2号线的线路真的太少了。这也许是2号线本身的错。
更加令人郁闷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10号线也有了点这种影子。
运能。
从运量来看,北京的地铁早期更像是参照欧洲大城市的系统建设。但是一方面他们有很成熟的、汽车时代之前发展完善的铁路系统作为支持;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法兰西岛和大伦敦的人口都只是一千万级别,和北京两千万级别(且还在“蓬勃”发展)已经是一倍的差距,地铁运能却差不多。
而90年代复八线(学香港)的尝试又因为全国性通胀和银根紧缩而变成胡子工程,又使得下一批线路走了回头路。
只能说希望赶紧好好看看东京,用地铁把铁路落下的补上——哦对,为了环评和社会风险评价,请全部地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