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城计把人从梦中叫醒,很多人都希望用热烘烘的面包香气填满空空五脏庙。推开门,每一双脚都会带着记忆走进“那间面包房”。如果你在上海醒来,又不知何处觅食去,不妨跟着悦食寻味者去沪上最嗲的五家面包店转转,从欧洲风情到上海记忆,你想先来哪一个?
◇Farine Bakery◇
街角的法式风情
A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8号
T 021-64319991
H 7:00~20:00
武康路泰安路口有一处香味的魔力磁场,空气中弥漫着馥郁蹿鼻的香气,磁场源头便是街口的法国手工面包店Farine Bakery。
店主Franck Pécol经营着一家法式小馆子,苦于买不到优质的法式面包,而决定自己做,从最初计划的面包出产间,直至如今眼前的法式面包店,一切都源于Franck对品质的追求及对客人的用心。晨间的Croissant可颂面包配咖啡作为早餐,午间享用传统法包Farinette或口中生津的酸面包Miche au levain,下午时分吃一颗满是香甜坚果味的Beaujolais。无论何时,在Farine都能品尝这些精美的烘焙面包,感受面粉、酵母和水的魔术之作。这也是上海前法租界历史文化街区里,在梧桐树的斑驳光影中,跨越时空的法式风情最佳演绎。
◇人道烘焙坊◇
天然酵母素面包
A 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157号
T 021-51688799
H 7:00~20:00
这是沪上唯一的一家素食面包店,作为人道素菜馆附设的烘焙店,它的受欢迎程度也许超过一般人想象。招牌的紫米条每日热卖上千个,枸杞养生面包、抹茶绿豆面包也广受追捧。这家来自台湾的素食专营企业,也将台湾烘焙业的优质传统及素食经验带来了上海。
台湾面包师林师傅拥有30多年的烘焙经验,视面包为自己的小孩般悉心照料,采用葡萄发酵的菌种提炼酵母,从培育菌种、两次和面发酵、整形至烘烤出炉,每一个面包都要经过约10天的漫长生命旅程。选料实在,低糖、低盐、低油,适合口味清淡的素食者。而口感松润湿软的欧式软面包,也很适合年纪较长的人享用。
如同素菜一样,素食面包能使用的食材也非常有限。林师傅运用了各种坚果、水果、谷物和香芋,创作了既健康又美味的面包。紫米条口感柔软,糯糯的紫米中有香脆的核桃仁,桂圆和葡萄的味道隐隐飘荡其间,滋味顿觉丰富起来。枸杞养生面包则加入了枸杞、南瓜子、葡萄干和陈皮,无蛋无奶,靠的是原材料的天然原味及面粉经与唾液化学反应转化为糖分的甜味。
贴心的是,每款面包的标签上都注明全素、蛋素或奶素,令素食者一目了然。口味也标注了原味、微甜或微咸,让人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款式。每晚未售出的面包,店家也会将它们赠送给慈善组织及员工。
◇西点坊◇
地中海暖阳
A 上海市浦东新区富城路33号
香格里拉大酒店紫金楼1楼
T 021-58882957
H 8:00~20:00
有的面包师视面包为小孩,有的视其为朋友,可对于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西饼房行政总厨Yannick Oppermann来说,面包就像他的爱人。他了解它们的内在、习性和脾气,全身心地呵护它们。经过其手的面包,外表必定有着美丽的颜色,内里充盈着规则的气孔。它们闻起来诱人,初尝有着麦粉的香气,不会过咸。最顶级的面粉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经由面包师的“热情”佐料,变成为一枚优质的面包。
西点坊的招牌面包是意式的Foccacia佛卡夏面包,这种散发着橄榄油和迷迭香香气的面包让人如沐在地中海温暖的阳光和凉爽的海风中。这种滋味也是中国人很喜欢的,它甚至可以搭配任何食物共同享用。在纽约爆红继而风靡全球的Cronut羊角甜甜圈,也广受女生欢迎,一度卖到断货。这种以羊角包和甜甜圈结合的创新面包,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多样的口味,令它更像是一款披着甜点外衣的面包。
◇申申面包房◇
面包店里的上海记忆
A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8号
T 021-64331070
H 7:15~22:00
开了近30年的申申面包房,光看名字,就能揣测其与“上海”这城千丝万缕的关系。虽说申申的分店在全城开了多间,但最让人流连的,肯定是复兴路淮海路口的这一间。穿过梧桐茂密的街道,一路捕捉着光和摇曳的树影,推开街角的面包房,这样的情境本身就带着梦一般的电影场景感。无论是“短棍”、“拿破仑”、“哈斗”;是店内的售卖阿姨让人有些难以亲近的表情;还是藏在你脑海里小时候的点滴记忆,都成为了这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住在周边的老邻居来说,这种虽说早已转成“私营”,却依旧带着点“国营”味道的面包房,是真正陪伴着他们每日生活的。去申申买一包核桃法棍,平常得就好像早上去菜场买一条鱼一把青菜一样。价格亲民加上种类丰富,永远是其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当然,那种藏在骨子里的小骄傲,契合着这城的脉动,才是其能够轻易区别于其他糕点面包店的风骨所在。
◇农夫之家◇
德式朴实滋味
A 上海市长宁区遵义南路5号
虹桥喜来登上海太平洋大饭店2楼
T 021-62758888
H 10:00~20:00(周日至周五)
9:30~20:15(周六)
1992年,上海虹桥喜来登酒店刚开业时就设立的农夫之家面包店,曾是许多老外流连忘返,寻找家乡面包滋味的地方。当时的上海滩,可以买到正宗欧式面包的地方并不多,农夫之家的德式和法式面包,就这样在老外圈中火了起来。
时间的维度至今跨越了20多年,在满街面包房的热潮中,农夫之家依然守护着自己的特色—一种德式的朴实、坚韧及用心。德式面包虽没有日式或台式面包般花哨惹眼,却原始而扎实,分量感十足。略脆硬的表皮,内部柔软有韧性,吃起来嚼劲十足,齿尖能体会到谷物的天然芳香。这种面包一般不添加人工化学香料,而是掺入小麦、大麦、燕麦、坚果、葡萄干甚至罂粟子等天然原料,也正合乎了当下倡导的健康天然饮食的风尚。
以上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517美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5399号-2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Powered by CengFanTuan.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