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些小吃,便勾起了童年时光慢慢的回忆,不知道怀念的是那些食物,还是那些再也无法回头的美好旧时光,当年的那些人啊,你们如今都还好吗? 1、烤红薯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Img407669473.jpeg)
每到冬天,大街小巷最红火的小吃,莫过于香飘百米的烤红薯。在高高大大的铁炉里,跳动着旺旺的火苗,在桶口支着的铁架上,放着烤熟的或大或小的红薯,香喷喷的味道,吸引着放学后嘴馋的学生驻足购买。 2、爆米花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2.jpeg)
小时候,只要听到院子门口里传来“嘣”的一声,就知道是爆米花老爷爷来了,迫不及待地从家里舀出满满一碗的玉米,兴冲冲看着老爷爷一圈一圈地转动黑锅,直到摇不动了,他就会慢慢起身,把袋口套在机子的一头,然后,“嘣”的一声,白花花的爆米花就出锅了。尽管声音很响,但大家都会高兴地捂着耳朵,等待着下个声响的来临。 3、搅糖稀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3.jpeg)
学校门口总有卖糖稀的,一个很旧的木头箱子,里面有个黑糊糊的小锅。半透明的糖稀在锅里冒着热气,不时的冒出泡泡。并不富裕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掏出5毛钱,换来两根短棍,加一团半透明的糖稀,搅一搅,拉一拉,好吃又好玩。 4、棉花糖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4.jpeg)
棉花糖可能是最不可思议的小吃了。只见小贩姿势很是潇洒地加一勺勺的白糖进去,那些糖在铁皮做的锅里高速旋转几圈后就变成了一团团的棉花糖。 5、果丹皮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5.jpeg)
很多80后都是吃它长大的,并且至今念念不忘。红红的山楂片卷成一卷,可以一口咬下去,也可以把山楂卷摊平了从边上开始吃,大家甚至还会互相攀比谁的吃法新。价格也实惠,1毛钱一根。 6、冰棍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6.jpeg)
以前的冰棍很多都是小贩推着自行车来贩卖的,自行车后架上的保温箱里装有各式各样的冰棍,其中大冰、小冰最为经典,就是五颜六色的水冻成的冰,有全冰的,也有半冰半水的,基本是人手一袋。要是忘拿吸管了就在袋子角上咬个小洞,吸着吃,显得有滋有味。 7、泡泡糖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7.jpeg)
这曾经是很多80后在同伴面前炫耀的奢侈品,在“大大”出世以前,这可是绝对的“大哥大”。 8、无花果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8.jpeg)
一个半个巴掌大小的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大大的“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得就是细细长长的无花果丝了,吃完后嘴唇还会变得白白的。 9、小浣熊干脆面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9.jpeg)
曾经在小学校园内风靡一时。大家除了喜欢膨化零食撒了调料香、爽、脆的口感外,更是因为想要收集里面的奇多圈和水浒传好汉卡。特别是小男生,往往会为输掉一个奇多圈,费尽脑汁想着怎样才能赢回来。现在的奇多没了奇多圈,取而代之的是当下最红网游的游戏点卡,但估计再也不会引起当年那股风潮了。 10、济公开胃丹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09/mp664893_1420779919624_10.jpeg)
开胃丹又被亲切地叫做“鼻屎果”或“老鼠屎”,一颗颗黑乎乎的,有点中药味,吃完很清凉。那个塑料小盒子设计得很巧妙,盒子的小孔每次只能倒出一颗,一盒往往可以吃很久。现在被叫做“罗汉丹”和“清凉丹”,同样也换了新包装,但是味道和80年代的一样。 推荐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吃货在泉州 chuoqz 除了这些很是经典的零食,还有不得不提的麦丽素、酒心巧克力、戒指糖、粒粒橙汽水、亲亲虾条、鱼皮花生豆……它们,都还好么?
![](http://mp.sohu.com/imgview2/20150109/e160ddcf4a294fb19f7e5b05bc3427a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