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肉、果丹皮、无花果,许多在郑州出生的80后年轻人都能说出一大堆那个年代的专有零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伴随大家成长的小食品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小编今天就带你重温经典~~~ 唐僧肉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Img407078688.jpeg)
话说妖精们都弱爆了,设伏下套、美人计、各种法宝,使劲浑身解数愣是没吃着唐僧肉。咱小时候轻轻松松就把唐僧肉吃了,一毛钱一包,要多少有多少…… 嘿嘿,没记错的话,其实唐僧肉是一种辣味的豆制品,就跟现在风靡国际的卫龙辣条差不多。 相信这是所有小编在内的80后共同记忆,把它放在第一位实至名归。 2.酸梅粉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2.jpeg)
酸梅粉,不用我说了吧,酸酸甜甜!最吸引人的是里面的小勺子尾部为不同武器和人物形状,当时具有莫名的收藏价值。 3.无花果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3.jpeg)
一个半个巴掌大小的的白色袋里面装得就是细细长长的无花果丝了,吃完后嘴唇还会变得白白的。 4.跳跳糖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4.jpeg)
小时候还算是比较奢侈的零食,一点点倒进嘴里,跳跳跳! 4.大大卷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5.jpeg)
要是摆在现在,泡泡糖早就被逐出主流零食的范畴。但是在当时,大大泡泡糖算是“高级货”了。红色的是草莓味,橙色的是橘子味,谁不会用这个吹泡泡,那可是要被其他小孩子笑话的,要是遇上“高手”,还可以吹出“里三层外三层”的至高境界。 6.大白兔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6.jpeg)
经典中的经典,就是太黏牙。 7.喔喔佳佳奶糖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7.jpeg)
这个不用说,应该所有的爱吃糖的不爱吃糖的80后都吃过吧! 8.果丹皮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8.jpeg)
红红的山楂片卷成一卷,可以一口咬下去,也可以把楂卷摊平了从边上开始吃。 9.太阳牌小米锅巴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9.jpeg)
西安太阳食品生产的太阳锅巴,是最早的锅巴零食,在90年代太阳锅巴风靡全国。又辣又好吃、、 10.小浣熊干脆面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0.jpeg)
80后还记得小浣熊干脆面的味道吗?烤肉味、五香牛肉味、羊肉串味,番茄味。。。不记得了?也许这几段广告视频,不知道能唤醒你对干脆面的味道的记忆。 11.铜锣烧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1.jpeg)
铜锣烧,又叫黄金饼,因为是由两块象铜锣一样的饼合起来的,故而得名铜锣烧。是一种烤制面皮、内置红豆沙夹心的甜点,也是日本的传统糕点。这是小叮当最喜欢的糕点。小时候看《机器猫》,边看小叮当吃铜锣烧,边流口水。那时做梦都想尝尝铜锣烧,可惜从来都没吃到过。 12.宝塔糖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2.jpeg)
宝塔糖留给我们的是甜蜜的记忆。黄色、甜甜的宝塔糖是孩子们唯一不抵触的药。小时候,学校每学期会定期发,父母也会给买。吃过宝塔糖,肚子里的条条蛔虫就会随大便一同排出。还记得当年你和它的故事吗? 13.搅搅糖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3.jpeg)
除了搅搅糖,它还有很多很多别名。但属搅搅糖这个名字描绘的最传神。在两根小棍(或是竹签)上裹着一小团黄色的糖稀,晶莹剔透的,凭着小棍可将糖稀随意搅动. 14.口哨糖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4.jpeg)
口哨糖,颜色是很普通的白色,糖片中间有个洞,就是这个洞儿,使得口哨糖变得不再普通。吃的时候,将口哨糖放在舌头和上颌之间,嘴微张,吸(吹)气就能发出类似口哨的声音,很好玩。 15.华华丹,老鼠屎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5.jpeg)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老鼠屎掉入粥里粥便没法喝了。然而80后小的时候,“老鼠屎”确是一包一包的吃。华华丹因其形状,被80一代形象的称为老鼠屎。 华华丹,小圆球状,盒装,其口感酸甜清凉,略带中药味。因华华丹名头大,所以马甲无数,诸如”老板丹“、“佳宝丹”、“济公丹”、“陈皮丹”、“话梅丹”、“盐津丹”、“开胃丹”、”仙丹“、”老鼠屎“都是其马甲。 当年最有名的是康辉华华丹,当时的广告语是:“小子不简单 ,康辉华华丹” 16.雪人、娃娃脸雪糕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6.jpeg)
娃娃脸、娃娃头、雪人说的都是同一种雪糕。雪白的脸蛋,咖啡色的眼睛的小嘴,外加咖啡色的耳朵。 娃娃脸雪糕久远的回忆,最初的雪人雪糕已经找不到了。现在伊利出的小雪生,从样子到味道都很相似。 17.九制陈皮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18/mp596759_1418892232112_17.jpeg)
小时候每个学期都有一次郊游,九制陈皮是必带的零食,因为晕车、晕船时吃,效果很好。当然啦,口味自然是不错的,不然哪个小孩子愿意吃呢? 九制陈皮,”九制“有段时间我一直认为这个是品牌名,因为各种九制陈皮的包装上”九制陈皮“这四个字都是最大的,然后呢真正的品牌名往往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然后有一次查了百科,才知道”九制“指的是九道工序。 你还记得几个呢?你是当年小伙伴中间的那个土豪吗? 欢迎关注成都好生活(成都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微信号:cdhsh028